2024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化工安全》易错易考300题-第七章案例6-10题
京疆援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在分析考试大纲,总结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携手名师对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难点、要点和重要考点进行研究,针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各科目整理出了易错易考300题的内容,京疆援培小编在这里跟考生分享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化工安全》易错易考300题-第七章 化工安全类案例的案例6-10题内容,供考生考前冲刺备考之用。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化工安全》易错易考300题-第七章 化工安全类案例的案例6-10题
第七章 化工安全类案例
案 例 6
某生物化工企业,以木薯、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系列产品。主要生产装置有 10×104t/a 乙
醇(无水)和 4×104t/a 乙醛生产装置。其中,4×10?/a 乙醛生产装置主要包括乙醛工艺单元、
生产原料及产品罐区、冷冻站及附属设备房、配电室、控制室。乙醛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原料
是乙醇和空气,主要产品是乙醛,该装置设置 2 台氨制冷压缩机,为生产提供低温冷冻盐水。
乙醛生产装置于 2016 年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其主要危害物料相关数据如下
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该企业于 2019 年委托某咨询机构完成了安全设计诊断。
经诊断,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反应釜未设置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产品精制回流
槽设置了安全阀,但安全阀放空气直接排放;未设置氧/醇比失调联锁;吸收塔顶放空未设
置阻火器;控制室面向工艺装置的一侧开设窗户;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电动机现场操
作柱无保护接地;储罐未设置压力超限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检测器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
求;储罐的泡沫立管下部无清扫口、无金属软管;使用了淘汰落后的设备目录中的设备;事
故应急器材柜中缺少防毒面具。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 题为单选题,3~5 题为多选题):
1.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关于乙醛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醛生产工艺不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B.乙醛生产工艺属于裂解危险化工工艺
C.乙醛生产工艺属于氧化危险化工工艺
D. 乙醛生产过程涉及两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E.乙醛生产工艺属于烷基化危险化工工艺
2.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
管三〔2017〕121 号),结合诊断结果,下列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正确的是( )。
A.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B.吸收塔顶放空未设置阻火器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控制室面向工艺装置的一侧开设窗户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 可燃气体检测器数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电动机现场操作柱无保护接地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关于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同一工作地点存在不同种类危险、有害因素,应配备同时提供防御不同危险、有害因素的
劳动防护用品
B.需要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同时配备,可不考虑其兼容性
C.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
D.应当为巡检等流动性作业的操作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个人应急防护用品
E.为了适应不同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劳动防护用品均按照最大号型配备
4.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四级,四级为最高级
B.乙醛装置储运单元构成二级重大危险源
C.乙醛装置生产单元构成四级重大危险源
D.重大危险源校正系数α的值与装置边界外 500m 范围内人口数量有关
E.企业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评价机构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5.关于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企业应通过风险分析评估现有安全仪表功能是否满足风险降低要求
B.该企业要编制安全仪表系统操作维护计划和规程
C.该企业乙醛生产装置可不设置紧急停车设施
D.该企业应对不满足安全功能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进行整改
E.该企业最迟应在 2020 年底前完成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和完善工作
案 例 7
F 集团公司拥有长距离轻质原油运输管道(简称Ⅱ号管道),公司下属的 H 分公司负责Ⅱ号管
道日常巡检维护,公司下属的 1 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现场抢险以及其他应急处置。
Ⅱ号管道经由 G 市的海港居民生活区(简称海港区)。2013 年 12 月 2 日 19 时,Ⅱ号管道在
海港区的港大十字路口附近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到港大路路面,同港大路的污水一并流
入港海下水道。
港海下水道是G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生活污水输运至G市的二污水处理厂。
当日 21 时许,H 分公司向 G 市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F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
告了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原油泄漏情况。同时,H 分公司开展泄漏点分析、泄漏量估算和泄
漏原油流淌范围的勘查。初步确认,泄漏点在港海下水道与Ⅱ号管道交叉点的上方,泄漏原
油已沿港大路流淌约 70m,并有大量原油流入港海下水道。
为控制原油泄漏,H 分公司通知 1 分公司进行现场抢险堵漏。I 分公司抢险队和装备于
3 日 5 时到达泄漏现场,并组成现场抢修组,由甲任组长。甲带领技术员乙、丙进行了现场
勘查,发现Ⅱ号管道泄漏部位上方有 0.4 m 厚的水泥盖板,必须使用工程机械先将水泥盖板
凿碎、拖离,才能确认泄漏点,并进行后续抢修堵漏。甲找来液压破碎锤,准备进场施工。
海港区的部分晨练居民闻到油气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人员到抢修现场围观。
一些通过港大十字路口的行人,发现抢修现场交通受阻,也挤到现场观望。
3 日 7 时 30 分,甲下令工程破碎机械进入抢修点作业,液压破碎锤开始敲砸盖板,施工 5 min
后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施工点周围港海下水道内多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
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事故调查组确认,此次爆炸事故第一起爆点在液压破碎锤周边 0.5m
范围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和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
2.指出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4.简要说明 F 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案 例 8
2014 年 12 月 20 日 18 时,66 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 日 7 时重新开放。9 时该高速公路
Y 路段 M 隧道内距入口 20m 处,一辆以 60 km/h 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
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
追尾事故。
事故发生后,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门下车,走到车后,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
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
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 1 m 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
现地面泄露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
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
高温有毒烟气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
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 12 辆,造成 25 人死亡,6 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
事故调查发现: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 2.76 t,核定载货量 2.24 t, 实际装载甲醇 3.7 t;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
员:空载货车为 D 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事发时,
因长时间封路等待,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
撞。
甲醇罐车隶属 E 公司,该公司自 2014 年 6 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
E 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
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 15 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 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
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 2012 年 12 月。
E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指出 E 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
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2.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4.指出 E 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 例 9
E 印刷企业为重点防火单位,厂区占地面积 23000 m
2,员工 1200 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
科并配备了 2 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个车间有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 印刷企业厂区主要设施和设备有: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彩印、油墨调配、维
修等车间;原料库、油墨库、化工库、废料库;变配电站、柴油发电机房、空压机房、燃气
锅炉房、消防监控室;5t 桥式起重机 8 台、叉车 15 辆、电瓶车 20 辆及电瓶车充电室。
企业内 10 kV 变配电站配置 2 台变压器;柴油发电机房有柴油发电机 1 台;在厂区西南角有
柴油罐区 1 个;罐区内有供发电机使用的 10t 柴油储罐 1 座;空压机房有供气量为 20 m3/min
的空气压缩机 3 台;锅炉房有蒸发量 20t/h 的燃气锅炉 1 台。
油墨调配车间用水性油墨、乙酸乙酯、丙酮、酒精等原料,为其他车间调配、提供不同的油墨。
维修车间有车床 5 台、钻床 8 台、铣床 3 台、电焊机 6 台、砂轮机 3 台及氧气瓶、乙炔气瓶等。
原料库储存纸 500t;油墨库储存各类油墨 30t;化工库储存稀料 20t、丙酮 5t、乙酸乙酯
10t、酒精 8t;废料库存放压坨打包的废纸 25 t。
2017 年 7 月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中,发现废料库房存在坍塌危险。为确保安全,采取了设
置警示标志、加强监督检查、控制人员进入等临时性措施,并制定了拆除重建方案,计划在
年底前完成整改。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 E 印刷企业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
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指出 E 印刷企业应取得的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
3.指出 E 印刷企业内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的场所。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编制 E 印刷企业废料库房坍塌隐患治理的
简要方案。
案 例 10
某时间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 310 号油罐燃烧,造成 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
失约 39 万元。事故当日 13 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 14.21 m,接近警戒高度 14.30 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做了报告,
并向总调度请示 310 号油罐汽油调和量。
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 304 号油罐。13 时 30 分许,黄某在给 310 号
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 310 号罐 D400 出口阀门,却误开了 311 号 D400 出
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 D400
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 310 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 311 号罐中的汽油抽入 310 号油
罐。15 时 40 分,仪表工陈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
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 310 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
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
16 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 时 50 分,
310 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 时 15 分,
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 11 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性
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 号油
罐当即燃烧,持续 17h 后被扑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试分析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
2.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
3.试分析引发此次事故的第一点火源和原因。
4.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5.试分析该事故中违章行为。
答案与解析
案例 6
1.【答案】C
【解析】乙醇氧化制乙醛是采用将乙醇蒸气、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送入氧化反应器,使
之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醛。因此,乙醛生产工艺属于氧化工艺,且只涉及氧化工艺这一种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2.【答案】C
【解析】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
的要求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C 选项中控制室面向工艺装置的一侧开设窗户不符合相
应标准,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答案】ACD
【解析】B 选项错误,需要同时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还应考虑其兼容性。
E 选项错误,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佩戴的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根据个人特点
和需求选择适合号型、式样。
4.【答案】BCE
【解析】A 选项错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四级,一级为最高级 D 选
项错误,重大危险源校正系数α的值与厂区边界向外扩展 500m 范围内人口数量有关。
E 选项正确。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
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
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 1 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
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5.【答案】ABD
【解析】C 选项错误,乙醛生产为氧化反应,要在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E 选项错误,
根据《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 号),对于不满
足要求的安全仪表功能,要制定相关维护方案和整改计划,2019 年底前完成安全仪表系统
评估和完善工作。
案例 7
1.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液压破碎锤在击打水泥盖板时出现的火花与泄漏到下水道内
的原油接触引发的爆炸。
2.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H 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上报时未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3)在实施抢修管道时,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4)现场抢险人员没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
(5)H 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未及时上报。
(6)没有使用防爆工具。
(7)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未到现场组织实施抢救。
3.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以下工作:
(1)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安监部门报告。
(3)疏散影响区域附近所有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接触。
(4)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5)处置人员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用防爆工具等进行堵漏处理。
(6)泄漏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7)注意事项:①处置过程中,杜绝一切明火;②现场处置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设备设施;④修复完毕后,清理现场油污。
4.F 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
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
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案例 8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
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应当经交
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交通部门制定。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单
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
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
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
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则 E 公司下列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
考核:①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②公司主
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2.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1)司机乙将车辆立即熄火并关闭汽车电源总开关。
(2)押运员甲立即告知前后车辆的司机熄火和关闭自己车辆的电源,要求司机和乘客禁止
烟火和打手机,要求其他车辆司机和乘客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协助警戒,阻止其他车辆
和人员进入危险地带(原则:向上风向转移)。
(3)司机乙在事故车辆前后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后面车辆停车熄火,关闭电源开关。
(4)押运员甲远离泄漏位置拨打 110、119 报警(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立即向安监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通报)。
(5)如果车上配有防护眼镜、自给式呼吸器、消防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甲和乙佩戴好劳保用品后,尝试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如无法关闭,利用车上防爆堵漏工具
进行堵漏;如果没有劳保用品和堵漏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利用车上的水雾型灭火器
喷水雾减少蒸发,用沙土吸收泄漏的甲醇,处理过程中,必须禁止明火、防静电、不使用容
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6)如果没有任何劳保用品和处理工具,撤离现场,在安全处等待消防等部门前来处理,
做好配合工作。
3.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甲醇罐车隶属 E 公司,该公司自 2014 年 6 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
运输甲醇。E 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
品道路运输资质。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2014 年 12 月 20 日 9 时许,66 号高速公路 Y 路段 M
隧道内距入口 20m 处,一辆以 60km/h 速度自西向东行驶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
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
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押运员甲意图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
让驾驶员乙重新启动车辆,向前移动,结果起火。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 12 辆,造成 25 人死亡,6
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为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
驾驶,导致追尾,甲醇泄漏;押运员甲和驾驶员乙违规操作,重启汽车,导致起火;
甲醇车辆系轻型货车改装,超载,司机乙和押运员甲未经危化品安全培训,司机乙无危化
品运输驾驶员证;E 公司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
没有参加再教育。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驾驶员乙、丙,押运员甲是造成事故
的直接责任者,E 公司实际控制人丁是造成事故的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根据《安全生
产法》《刑法》等法规对 E 公司进行罚款,对 E 公司领导撤职;押运员甲,驾驶员乙、丙,
控制人丁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给予刑事责任处理。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要求 E 公司办理危化品道路运输资
质,使用合格车辆运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负责人按时参加安全再教育,提高安
全意识,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押运员、司机等进行危化品安全教育,并制定应急预案,
定期演练。
4. E 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违反危化品安全法规。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并且超载。
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 2.76 t,核定载货量 2.24 t,实际装载甲醇 3.7t。
(2)违反安全培训法律法规。公司实际控制人丁没有每年参加安全再教育。丁上一次接受
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年12月。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
导致驾驶员乙和押运员甲缺乏安全应急知识,违规操作。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没有参加
危险品运输培训,取得相应证书。
(3)违反《安全生产法》,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 1 名,由公司出纳兼任。
案例 9
1.E 印刷企业的特种设备有:①燃气锅炉 1 台;②5t 桥式起重机 8 台;③叉车 15 辆;④氧
气瓶、乙炔气瓶。
E 印刷企业的特种作业有:①电工作业;②金属焊接切割作业;③登高架设作业;④制冷作
业;⑤企业场内机动车驾驶;⑥起重机械作业;⑦锅炉作业;⑧压力容器作业。
2.E 印刷企业应取得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①职业卫生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②职业卫生建
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报告;③职业卫生建设项目现状评价报告;④职业卫生建设项目日常监
测报告;⑤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3.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的场所有:原料库;化工库;油墨调配车间;废料库;柴油罐区;变配
电站;柴油发动机房;燃气锅炉房;消防监控室。
4.隐患治理的简要方案: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案例 10
1.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
2.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
(1)控制点火源:①罐区禁止明火;②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③维修时
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④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⑤设置避雷装置、
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①防止汽油泄漏;②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气浓度检
测器。
(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2)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3)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
(4)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
(1)防止汽油泄漏。
(2)设置汽油蒸气浓度检测器。
(3)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3.此次事故的第一点火源和原因为:
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驾驶手扶拖拉机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
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
4.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工人黄某误开 311 号油罐 D400 出口阀门导致 310 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
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
(2)仪表工陈某在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
应采取其他措施而未采取。
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
(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
(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
(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的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
5.事故中的违章行为有:
(1)工人黄某误开 311 号油罐 D400 出口阀门导致 310 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属于违章
误操作。
(2)工人黄某在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事故,属于违章行为。
(3)仪表工陈某在发现 310 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
未采取应急措施,属于违章行为。
课程推荐:
登录京疆援培网校安全工程师课程频道试听课程:点击登录课程频道试听课程
手机扫码登录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
2024年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网络课程快速报名通道:点击在线试学报名
手机扫码试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