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模拟(一)
2023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模拟(一)
总分:120 分 及格:72 分 考试时间:1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一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沥青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 )。
A 路面整体稳定性
B 路面抗压缩破坏能力
C 路面抗变形能力
D 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性
【答案】D
【解析】
温度稳定性: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 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 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2 沥青混合料碾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集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
B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小振幅
C 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
D 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 100m
【答案】C
【解析】
A 项正确说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B 项正确说法:“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D 项正确说法:“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 60~80m”。
3 关于挖土路基施工描述错误的是( )。
A 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
B 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 1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
C 在距直埋缆线 2m 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开挖
D 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答案】C
【解析】
挖土路基 当路基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挖方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 1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 2m 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 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 12t 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C选项,注意程度词的应用,不是“宜”,是“应”或者“必须”。
4 下列关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有良好的板体性
B 初期强度比石灰土低
C 低温时会冷缩
D 水稳性比石灰土好
【答案】B
【解析】
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
5 下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经修补后,不宜用作沥青路面基层的是( )路面。
A 大部分板缝处都有破损的
B 局部有酥空、空鼓、破损的
C 板块发生错台或网状开裂的
D 路面板边有破损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考试用书原文“大部分的水泥路面在板缝处都有破损,如不进行修补直接作为道路基层会使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需采用人工剔凿的办法,将酥空、空鼓、破损的部分清除,露出坚实的部分” 可知,A项和B项经修补后是可以用作沥青路面基层的。根据考试用书原文“对原水泥路面板边角破损也可参照上述此方法进行修补”可知,D项经修补后亦可用作沥青路面基层。根据考试用书原文“如果原有水泥路面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应首先考虑是路基质量出现问题致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再适合作为道路基层。遇此情况应将整个板全部凿除,重新夯实道路路基”可知,本题应选C项。
6 预应力张拉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预应力筋张拉应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 当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超过 5%时,必须停止张拉,防止预应力超张
C 当张拉实际伸长值不足理论伸长值,则必须补张
D 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可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实施
【答案】A
【解析】
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符合以下基本规定:①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②预 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B、C选项错误。③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伸长 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④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 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或规范规定。
张拉顺序:先中间,后上下两侧,不是根据现场条件实施,D错误。
7 关于防水卷材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卷材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做好大面积铺设,然后再进行节点、转角、排水口等部位的局部处理
B 当下雨、下雪和风力大于或等于 5 级时,严禁进行桥面防水层体系的施工
C 接头处卷材的搭接宽度沿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为 100mm
D 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横坡从高处向低处的铺设方法
【答案】B
【解析】
防水卷材施工
(1)卷材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做好节点、转角、排水口等部位的局部处理,然后再进行大面积铺设。A选项错误。
(2)当铺设防水卷材时,环境气温和卷材的温度应高于 5℃,基面层的温度必须高于 0℃;当下雨、下雪 和风力大于或等于 5 级时,严禁进行桥面防水层体系的施工。当施工中途下雨时,应做好已铺卷材周边的 防护工作。B选项正确。
(3)铺设防水卷材时,任何区域的卷材不得多于 3 层,搭接接头应错开 500mm 以上,严禁沿道路宽度方 向搭接形成通缝。接头处卷材的搭接宽度沿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为 150mm,沿卷材的宽度方向应为 100mm。C选项错误。
(4)铺设防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卷材的展开方向应与车辆的运行方 向一致,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卷材应压在低处卷材之上。D选项错误。
8 下列关于马头门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头门的开挖宜按照先底板、再侧墙、最后拱部的顺序破除
B 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宜同时施工
C 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先做低的,后做高的
D 停止开挖时,维持掌子面开挖原状,有利于天然承载拱形成
【答案】C
【解析】
A项正确说法:“马头门的开挖应分段破除竖井井壁,宜按照先拱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破除”;B项正确说法:“马头门开启应按顺序进行,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一侧隧道掘进15m后,方可开启另一侧马头门。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D项正确说法:“停止开挖时,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因特殊原因停止作业时间较长时,应对掌子面采取加强封闭措施。”。
9 明挖法施工车站顶板和楼板可采用的形式中不包括( )。
A 密肋板
B 双向板
C 井字梁式板
D 无梁板
【答案】B
【解析】
“顶板和楼板可采用单向板(或梁式板)、井字梁式板、无梁板或密肋板等形式。”
10 隔水帷幕按布置方式分类的是( )。
A 独立式隔水帷幕
B 高压喷射注浆隔水帷幕
C 水平向隔水帷幕
D 嵌入式隔水帷幕
【答案】C
【解析】
隔水帷幕方法分类
11 关于内支撑体系的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坚持先开挖后支撑的原则
B 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紧密接触,可以留有少量缝隙
C 钢支撑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压力,当监测到预加压力出现损失时,宜再次施加预压力
D 支撑拆除应在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换撑要求的承载力后进行
【答案】D
【解析】
2.内支撑体系的施工
①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②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紧密接触,不得留有缝隙。如有间隙应用强度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或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措施。
③钢支撑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压力,当监测到预加压力出现损失时,应再次施加预压力。
④支撑拆除应在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换撑要求的承载力后进行。当主体结构的底板和楼板分块浇筑或设置后浇带时,应在分块部位或后浇带处设置可靠的传力构件。支撑拆除应根据支撑材料、形式、尺寸等具体情况采用人工、机械和爆破等方法。
12 暗挖隧道内加固技术中,关于格栅加工及安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按照图纸组装焊接格栅拱架各部件,“8”字筋布置应均匀、对称,方向一致
B 格栅拱架和钢筋网片均宜在模具内焊接成型
C 钢架主筋应相互平行
D 钢筋网片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加工,每点均为三点焊接
【答案】C
【解析】
A项正确说法:“按照图纸组装焊接格栅拱架各部件,“8”字筋布置应均匀、对称,方向相互错开”;B项正确说法:“格栅拱架和钢筋网片均应在模具内焊接成型”;D项正确说法:“钢筋网片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加工,每点均为四点焊接”。
13 关于止水带安装的要求正确的是( )。
A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可采用叠接
B T 字接头、十字接头、Y 字接头,应在现场进行热接
C 金属止水带接头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D 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位不得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答案】C
【解析】
(二)止水带安装
①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无气泡。用于贮存或运输饮用水构筑物的止水带,其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4806.1—2016 的相关要求。
②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 字接头、十字接头和 Y 字接头,应在工厂加工成型。
③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镑、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
④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米用双面焊接。
⑤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⑥止水带安装应牢固,无孔洞、撕裂、扭曲、褶皱,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止水带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固定就位。
14 关于给水管道的功能性试验的技术要求,不正确的是( )。
A 大口径玻璃钢管单口水压试验合格,可免去预试验阶段,直接进行主试验阶段
B 除设计有要求外,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 1.0km
C 内径小于1000mm 的钢管浸泡不高于48小时
D 预试验期间允许有压力降
【答案】C
【解析】
1)球墨铸铁管(有水泥砂浆衬里)、钢管(有水泥砂浆衬里)、化学建材管不少于 24h;3)内径小于 1000m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不少于 48h。
15 直埋保温管接头保温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埋管接头保温应在管道安装完毕及强度试验合格前进行
B 预制直埋保温水管在穿套管前应完成接头保温施工
C 接头的保温层应与相接的保温层衔接紧密,并留有适量缝隙
D 接头保温的结构、保温材料的材质及厚度应与预制直埋保温管相似
【答案】B
【解析】
A项正确说法:“直埋管接头保温应在管道安装完毕及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C项正确说法:“接头的保温层应与相接的保温层衔接紧密,不得有缝隙”;D项正确说法:“接头保温的结构、保温材料的材质及厚度应与预制直埋保温管相同”。
16 下列关于新建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阳极可采用水平式安装
B 牺牲阳极与管道间不得有其他地下金属设施
C 牺牲阳极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上
D 每个裝置中应至少有两根电缆与管道连接
【答案】C
【解析】
选项C错误,牺牲阳极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阴极保护系统棒状牺性阳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阳极可采用水平式或立式安装。
2) 牺牲阳极距管道外壁宜为0.5 - 3.0m 。成组布置时,阳极间距宜为2.0 - 3.0m。
3) 牺牲阳极与管道间不得有其他地下金属设施。
4) 牺牲阳极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5 )测试装置处,牺牲阳极引出的电缆应通过测试装置连接到管道上。
17 HDPE 膜试验性焊接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A 人员、设备、材料、机具应与生产焊接相同
B 试验性焊接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下进行
C 焊接人员和设备每天在生产焊接前应进行试验性焊接
D 试验性焊接完成后,应测试焊缝的拉伸强度和抗剪强度
【答案】D
【解析】
HDPE 膜试验性焊接(7) 试验性焊接完成后,割下 3 块 25.4mm 宽的试块,测试撕裂强度和抗剪强度。
18 关于管道施工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
A 排水管道中线桩间距宜为 10m,给水等其他管道中心桩间距宜为 15〜20m
B 矩形井应以管道中心线及垂直管道中心线的井中心线为轴线进行放线
C 管道控制点髙程测量应采用闭合水准测量
D 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髙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井室应以井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
【答案】C
【解析】
排水管道工程高程应以管内底髙程作为施工控制基准,井室应以井内底高程作为控制基准。控制点髙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
19 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HDPE 膜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展开后可通过拖动以保证充分搭接
B 冬期严禁铺设
C 车辆不得在 HDPE膜上碾压
D 大风天气应临时锚固,停止铺设
【答案】A
【解析】
选项A错误,铺设应一次展开到位,不宜展开后再拖动。
选项B正确,冬期严禁铺设。
选项C正确,施工中应注意保护HDPE膜不受破坏,车辆不得直接在HDPE膜上碾压。
选项D正确,施工中需要足够的临时压载物或地锚(沙袋或土工织物卷材)以防止铺设的HDPE膜被大风吹起,避免采用会对HDPE膜产生损坏的物品,在有大风的情况下,HDPE膜须临时锚固,安装工作应停止进行。
20 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是( )。
A 分段架体搭设高度 20m 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B 开挖深度 4.5m 的基坑土方开挖工程
C 开挖深度 15m 的人工挖孔桩
D 水上作业工程
【答案】A
【解析】
见需要专家论证的工程范围,B项正确说法“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C项正确说法“开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D项正确说法“水下作业工程”。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 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或者为细粒土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 )等。
A 级配粒料
B 水泥稳定粒料
C 沥青混凝土
D 沥青稳定碎石
E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答案】A,B,E
【解析】
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2 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的( )等。
A 构件的上拱
B 构件的支座螺栓位移
C 预埋件的位移
D 构件的非弹性变形
E 构件的弹性压缩
【答案】A,B,C,E
【解析】
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等。
3 城市桥梁混凝土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 ) ,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
A 承载力
B 耐磨性
C 弹性
D 稳定性
E 刚度
【答案】A,D,E
【解析】
城市桥梁混凝土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4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的( )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A 预拱度
B 平面尺寸
C 高程
D 变形
E 挠度
【答案】A,B,C
【解析】
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要求:①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②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③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④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⑤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5 放坡基坑施工中,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边坡失稳,主要因素有( )等。
A 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
B 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或地面水、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漏水渗入基坑边坡的土层中
C 开挖后边坡暴露时间不够
D 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
E 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
【答案】A,B,D,E
【解析】
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基坑边坡和支护结构的确定
2. 基坑周围堆放物品的规定
3. 做好降水措施,确保基坑开挖期间的稳定
4. 控制好边坡
5. 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和支护
6. 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做到信息化施工
6 管棚施工描述正确的是( )。
A 管棚打入地层后,应及时隔(跳)孔向钢管内及周围压注水泥砂浆
B 必要时在管棚中间设置小导管
C 管棚打设方向与隧道纵向平行
D 管棚可应用于强膨胀的地层
E 管棚末端应支架在坚硬地层上
【答案】A,B,D
【解析】
管棚沿着开挖轮廓线,以较小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打入钢管或钢插板,末端支架在钢拱架上,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预支护。
7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穿越( )。
A 热电厂
B 雨水口
C 街心花园
D 汽车加油站
E 化工原料仓库
【答案】A,D,E
【解析】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穿越的规定包括:①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②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
8 关于管道保温,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 有报警线的预制保温管,管道应在报警线的下方
B 预制管壳应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方式
C 直埋管接头保温应在管道安装完毕及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
D 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 100%超声波探伤检查
E 当保温层厚度超过 150mm 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
【答案】A,C
【解析】
B项正确的说法“每个预制管壳最少应有两道镀锌铁丝或箍带予以固定,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方式”,D项正确的说法“工作管的现场接口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检查”,E项正确的说法“当保温层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
9 对劳务队实行实名制管理,推行 IC 卡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 IC 卡可实现的管理功能有( )。
A 人员信息管理
B 工资管理
C 考勤管理
D 门禁管理
E 现场治安管理
【答案】A,B,C,D
【解析】
IC卡可实现的管理功能包括:①人员信息管理,劳务企业将劳务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培训、继续教育信息等录入IC卡,便于保存和查询;②工资管理,劳务企业按月将劳务人员的工资通过储蓄所存入个人管理卡,劳务人员使用管理卡可就近在ATM机支取现金,查询余额,也可异地支取;③考勤管理, 在施工现场进出口通道安装打卡机,劳务人员进出施工现场进行打卡,打卡机记录出勤状况,项目劳务管理员通过采集卡对打卡机的考勤记录进行采集并打印,作为考勤的原始资料存档备查,另作为公示资料进行公示,让每一个劳务人员知道自己在本期内的出勤情况;④门禁管理,作为劳务人员准许出入项目施工区、生活区的管理系统。
10 造成钻孔灌注桩塌孔的主要原因有( )。
A 地层复杂
B 钻孔时进尺过快
C 护壁泥浆性能差
D 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
E 孔底沉渣过厚
【答案】A,B,C,D
【解析】
塌孔的原因:①护壁泥浆性能差②钻进速度过快③成孔放置时间过长没有浇筑④地层复杂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共80分)
案例(一)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城市次干道维修改造工程,机动车车道宽 12m,道路全长 870m。工程内容包括铣刨旧沥青路面上、中面层;加铺路面结构层;在道路右侧新建 DN800 雨水主管道;道路两侧增设雨水口;新建道路照明设施。加铺的上面层采用 40mm SMA-13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采用 50mm AC-16 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合料,原路面上、中面层铣刨后保留下面层和基层。工程计划工期为 90d 。道路横断面如图 1 所示。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施工准备工作,对原道路沥青路面进行了调查,路面存在横向开裂、坑槽等病害,但路面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该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施工单位将整个工程划分为:①人行道铺设、绿化、照明设施施工;②左半幅沥青中面层施工;③右半幅沥青中面层施工;④雨水主管道、右半幅雨水支管及雨水口施工;⑤左半幅雨水支管及雨水口施工;⑥沥青上面层施工等施工过程,基于缩短改造施工对现状交通影响时间的思想拟定了工程施工顺序,并在 A、B、C、D、E、F、 G 处分阶段设置了围挡。
1 本工程新建的 DN800 雨水主管道应进行何种功能性试验?
【解析】
严密性试验(或“闭水试验”、“闭气试验”)。
2 SMA-13 和 AC-16 中的“SMA”、“AC”中文专业名称分别是什么?属于何种混合料结构类型?SMA-13 采用改性沥青有何技术优点?
【解析】
(1)SMA: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属于骨架-密实结构。
(2)A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属于悬浮-密实结构。
(3)采用改性沥青的技术优点:①高温抗车辙;②低温抗开裂;③耐磨耗;④使用寿命长。
3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在哪些部位施工粘层油?
【解析】
施工粘层油部位:旧沥青路面下面层与加铺沥青中面层连接面;沥青中面层左、右两幅接缝;沥青中面层与沥青上面层连接面;检查井、路缘石与沥青层连接面;雨水口与沥青层连接面。
4 本工程 AC-16 中面层施工可否避免纵向冷接缝?说明理由。若不可避免,应如何施工纵向冷接缝?
【解析】
(1)不可避免纵向冷接缝。
(2)理由:沥青中面层分左、右两幅分幅施工。
(3)纵向冷接缝施工: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跨缝摊铺与已铺层重叠 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重叠部分,再跨缝压密挤紧。
5 本工程道路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解析】
包括:(1)组织准备;(2)技术准备;(3)技术交底与培训;(4)物资准备;(5)现场准备。
6 本工程旧沥青路面应如何处理才能满足加铺沥青路面要求?
【解析】
(1)沥青路面裂缝应作修补灌缝处理。
(2)沥青路面坑槽应分层填补沥青混合料,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100mm。
7 本工程合理的施工顺序是什么(用序号①~⑥及→表示)?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分阶段设置围挡(用 A、B、C、D、E、F、G 作答)?
【解析】
(1)施工顺序:④→③→⑤→②→⑥→①。
(2)设置围挡:①第 1 阶段:DF 处;②第 2 阶段:BD 处;③第 3 阶段:BF 处。④第 4 阶段:AC 处、EG 处。
案例(二)
(背景资料)某公司中标一座城市跨线桥,上部结构为 25m+30m+25m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横断面布置如图 2 所示。
图2 支架搭设示意图
项目部编制的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有:为满足道路通行要求,30m 箱梁跨线中间部分采用贝雷梁—盘扣组合支架形式搭设门洞;其余部分均采用满堂式盘扣支架。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为门洞支架和满堂支架两部分内容,计算支架结构的强度并验算其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箱梁施工前,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了支架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组成员由包括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在内的 4 名专家组成,专项方案论证结果为通过。
事件二:25m 箱梁施工完成后,项目部就支架、模板拆除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参照工地试验室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养护时间关系表(表 2 所示)组织支架、模板拆除工作。
表 2 混凝土养护时间与强度关系对照表
事件三:
因当地政策原因,导致桥面铺装工程被迫停工一个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签订了补充合同,合同约定施工单位保证工期按时完成,因赶工发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新进场一批桥面铺装工人,在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夜间施工来进行赶工作业。
1 指出并改正图 2 中支架杆件搭设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图 2 中缺少的支架杆件。
【解析】
(1)错误:横向剪刀撑搭设错误。
改正: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45°~60°。
(2)缺少的支架杆件: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纵向剪刀撑、纵向水平杆、抛撑、斜撑(杆)。
2 本工程搭设的门洞支架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解析】
安全防护措施:通行孔应设护桩(防撞设施)、限高架、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警示灯、反光警示标志;支架上要设护栏、挂安全网。
3 事件一中,改正专项方案专家论证的不妥之处。
【解析】
改正:
(1)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2)专家应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 5 名。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或“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4 事件二中,依据表 2 箱梁浇筑后模板支架最快几天可以拆除?拆除时如何确认箱梁混凝土的强度?并写出拆除原则和顺序。
【解析】
(1)最快 14 天可以拆除。
(2)应试压同条件养护试件。
(3)拆除原则和顺序:
①支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②支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③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
④模板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5 事件三中,写出项目部夜间施工应满足的要求。
【解析】
夜间施工应满足的要求:
(1)夜间施工严格按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未经批准,禁止夜间施工。
(2)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3)对施工照明器具的种类、灯光亮度应严格控制,现场照明灯具应配备定向照明灯罩,
使用前调整好照射角,不得射入居民家,夜间施工照明灯罩使用率达 100%。
案例(三)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一项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隧道设计起迄里程为 DK210+100DK211+560,全长 1460m,隧道最大跨度 12m,最大埋深约 18m,采用喷暗挖法施工。全区段采用复合式衬砌。某区间段隧道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拟开挖断面示意图如 3-7 所示。
项目部部分施工方案内容如下:
(1)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要求,确定了注浆压力和注浆材料以及注浆顺序。
(2)为保证施工安全,对隧道内DK210+100~DK210+130段拟采用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工序:测放孔位→钻机就位→B→压入钢管→C→封口→开挖。
1 根据图3-7写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开挖顺序。(开挖顺序用“a-e”和“→”表示,e侧围岩相对d侧较弱)
【解析】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开挖顺序:a→e→d→b→c。
2 根据图3-7写出构件A的名称?
【解析】
锁脚锚杆。
3 写出施工方案(1)中常用的注浆材料和注浆顺序?
【解析】
(1)常用注浆材料:普通水泥单液浆、改性水玻璃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
(2)注浆顺序:由下而上、间隔对称进行;相邻孔位应错开、交叉进行。
4 写出施工方案(2)中管棚超前预支护施工工序B和C的名称。
【解析】
B是水平钻孔,C是注浆。
案例(四)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接一项 DN500mm 天然气管线工程,管线全长 2300m,设计压力 0.5MPa,材质 L485。管线主体采用直埋敷设,管线经过公共绿地和 A 公司场院,A 公司院内建筑密集、空间狭窄。
管线局部需穿越道路,道路下面敷设有多种管道。项目部拟在道路两侧各设置 1 个工作坑,其中一个工作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图 4-1 所示,采用人工挖土顶管施工,顶入 DN1000mm 钢管作为过路穿越套管。穿越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如图 4-2 所示,地下水位于套管管底以下 2m。
4-1工作坑施工现场平面图
图4-2 穿越工程环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图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组织人员踏勘了施工现场,调查了地下设施、管线和周边环境,编制了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1 根据输气压力分类,该燃气管道属于哪一级?该级的设计输气压力范围是多少?
【解析】
(1)该燃气管道属于次高压 B 级。
(2) 次高压 B 级设计输气压力范围为 0.4MPa<P≤0.8MPa。
2 顶管穿越时需要保护哪些建(构)筑物?顶管穿越地下管线时应与什么单位联系?
【解析】
(1) 需要保护: 给水管道、中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道路、围栏、办公楼、宿舍楼。
(2)应联系单位: 地下管线所属单位(或“管道管理部门”)、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A 公司等。
3 根据现场条件,顶管应从图 4-2 中的哪一个工作坑始发?顶管施工时是否需要降水?分别说明理由。
【解析】
(1)应从 1 号工作坑始发。
理由: 1 号工作坑的场地条件较好(或“具有较好的施工条件”) 。
(2) 不需要降水。
理由:人工顶管施工应将地下水位降到管底以下 0.5m,本工程地下水位于套管管底以下 2m。
4 写出图 4-1 中设施 A、B、C、D 的名称;该工作坑土建施工时,应设置哪些主要安全设施?
【解析】
(1)A: 顶铁。B:千斤顶。C:后背。D:反力墙(或“工作坑围护结构”)。(2) 应设置安全设施: 基坑防护栏杆、警示牌、指示红灯、夜间照明、爬梯。
5 施工现场踏勘应由谁组织?补充该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前调查项目的缺漏。
【解析】
(1)施工现场踏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总工”) 组织。
(2) 调查项目应补充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源供应等情况。
京疆援培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网络课程招生中
扫码试学网络课程
更多考试资讯、备考资料、真题习题请关注京疆援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jiangyuanpei),或登录京疆援培企业官网(www.jingjiangyuanp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