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辅导试题
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七)
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     分享到:

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实务》案例分析题(七)


案例分析题(七)

背景资料

某承包单位中标某水池工程,池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为了减少裂缝的出现在池壁上设置了后浇带。水池顶盖采用预制装配结构,承包单位将起重吊装工程进行了分包,分包方在预制板起重作业时,起重机直接进行了吊装作业,吊索与预制板之间呈45°夹角。在距离地面5m时预制板发生坠落,当场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问题:

      1.池壁后浇带应如何布置?

      2.分包单位的安全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指出四点)

      3.结合背景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4.该事故是什么级别的安全事故?


答案:


1.后浇带设置时应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后浇带的一般间距为20—30m,宽度可取700—1000m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后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混凝土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2.

(1)要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2)认证贯彻执行工地的分部分项分工种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对所属施工及生活区域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工作全面负责;

(4)应按照规定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3. 导致事故的原因可能是:

(1)起重机没有经过试吊,直接进行了吊装作业。在正式起吊之前应严格实行重物离地20mm -30 mm试吊,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进行正式吊装。

(2)吊索与预制板之间呈45°夹角,夹角过小。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大于60°,吊索与物件棱角之间应加垫块保护。

4.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是较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