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辅导试题
2023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强化试卷(一)单选题11-20题
发布时间:2023-10-07     作者:     分享到:

2023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强化试卷(一)单选题11-20题


    京疆援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频道在分析考试大纲,总结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携手名师对202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难点、要点和重要考点进行研究,针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各科目整理出了考前模拟试题的内容,京疆援培小编在这里跟考生分享202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强化试卷(一)的内容,供考生考前冲刺备考之用。

image.png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1.某机加工企业生产时出现电气故障,车间采取了临时停止作业的相关措施,电气故障修复过程不可避免的需要带电作业,电工肖某不慎触电,应急抢救措施正确的是()。

A.应用干燥的钢丝绳套住触电者脱离电流

B.救援者最好穿导电鞋并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

C.待伤者神志清醒,应搀扶伤者远离作业区

D.在医务人员接替前,心肺复苏急救不能停止

12.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车间,甲车间承接工件造型合箱、浇铸、打箱清砂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矽尘、高温、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乙车间承担工件切割、焊接、打磨加工处理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电焊烟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丙车间承担工件探伤、涂装等工艺处理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射线、苯系物等职业危害因素。按照职业危害因素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乙车间电焊烟尘是物理因素

B.丙车间射线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C.乙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生物因素

D.甲车间高温浇铸件是环境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13.安全预评价与安全验收评价划分评价单元的方式有所不同,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应以()等为原则进行。

A.人文条件

B.便于实施评价

C.危险源或危险物质的种类条件

D.社会科学

1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下列危险和有害因素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

A.作业环境不良

B.健康状况异常

C.信号错误

D.指挥错误

15.与故障树分析不同,事件树分析是使用(),事件树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故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A.演绎法

B.归纳法

C.估计法

D.判断法

16.某国企单位主营业务为天然气,总经理张某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出国进修,由副总经理钱某全面负责该单位的日常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由李某全权负责,下列关于各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应当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李某应当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钱某应当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李某应当组织或参与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1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某玩具加工厂时发现该加工厂照明不良,安全标志缺失,厂区内噪声严重,设备上有较厚的粉尘,进一步检查发现该加工厂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依据相关规定,该玩具厂需完善的制度是()。

A.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B.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C.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D.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8.事故应急管理应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完整的应急管理包括()阶段。

A.预防、响应、恢复和评审

B.策划、准备、响应和评审

C.策划、响应、恢复和预案管理

D.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19.根据《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下列不属于应急运行机制的是()。

A.属地为主

B.信息通信

C.分级响应

D.统一指挥

20.进入夏季,一些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某选矿厂发现排洪渠上游,来水量大幅增长,有发生水流厂房和危及人员安全的风险。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下列关于应急处置措施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暂时停产停业,加强监测

B.暂时难以停产的装置和设施,加强维护和保养

C.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

D.设置警示标识,加强监测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1.【答案】D

【解析】钢丝绳导电,应用绝缘的绳子套拉触电者。故 A 选项错误。救援者要穿戴绝缘防护用品施救。故 B 选项错误。

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故 C 选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噪声、辐射、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属于物理因素;电焊烟尘、苯系物属于化学因素;故选项 A、C、D 错误、选项 B 正确。

13.【答案】B

【解析】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故选 B。

14.【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故选 D。

15.【答案】B

【解析】事件树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决策论,它是一种从原因到结果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然后再以这两种可能性作为新的初始事件,如此继续分析下去,直到找到最后的结果。因此事件树分析是一种归纳逻辑树图,能够看到事故发生的动态发展过程,提供事故后果。故选 B。

16.【答案】D

【解析】本题首先要判断出张某、钱某、李某分别承担何种角色,钱某是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履行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李某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

A 选项错误。钱某应当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 选项错误。钱某应当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 选项错误。李某应当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17.【答案】C

【解析】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安全标志的种类、名称、数量、地点和位置;安全标志的定期检查、维护等。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通道、照明、通风等管理标准,人员紧急疏散方向、标志的管理等。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尘、毒、噪声、高低温、辐射等涉及职业健康有害因素的种类、场所,定期检查、检测及控制等管理内容。

18.【答案】D

【解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并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故本题选择 D 选项。

19.【答案】B

【解析】应急运行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 4 个基本机制组成。故本题选择 B 选项。

20.【答案】C

【解析】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选项 ABD 属于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