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通知公告
住建部部长倪虹民生主题记者会为『好房子』建设出实招
发布时间:2025-03-11     作者:     分享到: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民生主题记者会 为『好房子』建设出实招

image.png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春风携来暖人消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为了落实好这一部署,3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从立标准、强科技、抓项目3个方面对“好房子”建设作出阐释,希望社会各界都来支持“好房子”、参与建设“好房子”。

  “住”是人民群众的心头大事。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既勾勒了“好房子”建设的鲜明特征,也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诠释。怎样建设“好房子”?立标准是夯实基础,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强科技是关键支撑,“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二者相互成就;抓项目是示范引领,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三大实招齐发力,不仅给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还能释放扩内需、促消费的巨大潜能。

  住得“放心”,安全是基石。“立屋要有好梁柱。”房子的质量和安全是提升居住品质的前提。房屋本体结构要足够牢固,具备抗震防灾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要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同时,屋内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也不容忽视。在水、电、气、热和电梯等关键设备上安装传感器,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报警。同时,要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为房屋安全提供长久有力保障。

  住得“舒心”,舒适是内核。“房子不必大,好住才是家。”在居住过程中,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投入使用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持续优化结构、完善配套、拓展功能,在适老化、儿童友好、层高、采光、隔音等方面解决难题、降低成本。通过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引导设计师精心、有创意地设计,让每一平方米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让住宅产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居住需求。

  住得“称心”,绿色是底色。绿色建筑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不仅关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与我们的居住品质紧密相连。一方面,让人们住得健康。房间的高度、亮度、采光度,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的净度,都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居住体验。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这些都是通过完善标准来提升住房品质、改善居住体验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致力于减少耗能。“好房子”需要好建造,要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应用节能环保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遵循绿色建筑标准。既有助于居民在生活当中降低成本、减少支出,也能为社会节能降碳。

  住得“顺心”,智慧是趋势。自动感应灯光、语音控制窗帘、智能调节温度湿度、实时监测居住者健康……全屋智能的推广应用,科技元素深度融入居住环境,让“好房子”成为一个更大的智能终端,居住空间变得更便捷高效。在2024年举办的中国建筑科技展上,20大科技系统13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还提出了“高性能”与“好体验”兼具的综合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成果,让人们沉浸式感受到科技进步对居住空间的深刻变革,也彰显了科技赋能居住环境的巨大潜力。可以看到,“好房子”建设为科技创新留下了广阔天地,打造集科技智慧与人性化设计于一体的高品质居住空间,既惠民生又利企业,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阔步春风里,“好房子”建设万众瞩目。全系统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群众安居的“心上事”变成“上心事”。要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采取更多种方式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要大胆闯、放手拼,在这个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上,拼新科技、高质量、好服务,为群众多建“好房子”、提供好服务,满足高品质居住需要。

摘自 《中国建设报》